圖片為:非洲腔棘魚 African coelacanth 美聯社
【聯合晚報╱國際新聞組/綜合報導】
《自然》期刊17日報導,科學家已將著名「活化石魚」非洲腔棘魚(African coelacanth)的DNA解碼。有此突破之後,可以進一步了解遠古海洋生物如何登上陸地並演進成今日的哺乳類、兩棲類、爬蟲類動物及鳥類。
科學家指出,水生動物進化成陸棲動物,要數千萬年工夫,真正轉變成陸地動物,則可能是在3億4000萬年前。
科學家表示,非洲腔棘魚與進化過程中發生重大改變而成為陸棲動物的魚類,本來有密切關係,但這種魚與其三億年前的祖先相較,沒有多少改變。經過數億年,非洲腔棘魚的基因藍圖改變之微,令人驚異,改變比其他所有魚類和陸地脊椎動物都少。
科學家過去以為腔棘魚七千萬年前已絕種,但1938年南非拖網漁民意外捕獲這種魚,由於與遠古祖先極為相似,博得「活化石」之稱。
論文撰述者、麻州博德研究所基因專家林布雷德圖表示,腔棘魚基因改變少,可能得歸因腔棘魚棲息的海穴提供穩定的環境。地球上有些地方的生物不必演化也能生存,腔棘魚置身的環境是其中之一。
現代腔棘魚有兩種,都是瀕臨絕種生物,分別棲息在非洲東部海岸和印尼外海。這種魚灰褐色,可長至二百公分、91公斤,鰭多肉。
腔棘魚的DNA碼或染色體組略小於人類的染色體。科學家以它為研究起點,發現基因改變的證據,以及基因控制的「開關」,這些「開關」明顯幫助物種轉移到陸地棲息,也與嗅覺、免疫系統和肢體生長有關。
研究人員說,進一步研究腔棘魚染色體,可能有助更加了解生物轉變至陸地棲息的演化過程。分析指出,另一種生物肺魚(lungfish),是與肢體動物如哺乳動物最接近的現存魚種,但肺魚的染色體太大,無法解碼。
(訊息來源:聯合晚報)
|